作為國防科技工業(yè)電學一級計量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4所新研發(fā)的直流電源系統阻抗測試裝置,完成了從理論研究到實際應用以及從測量方法到測量儀器、從...
據報道,舊金山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最近發(fā)布了一款與車牌配套使用的傳感器裝置,在不遮擋污損車牌的同時,可以大大便利車主泊車。據介紹,這家名為FenSen的初創(chuàng)公司計劃...
現在全世界各地共有74億不同的移動終端聯接在一起,未來這個數字將不斷增加。德里克·阿伯利認為:“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里,肯定會在這方面繼續(xù)發(fā)力,同時我們需...
全球首座功能完善的3D打印辦公樓5月24日在阿聯酋的旅游與商業(yè)中心迪拜舉行開幕禮。該辦公樓由一家中國公司負責3D打印,并在英國和中國進行了可靠度測試。...
機器人技術發(fā)展至今,技術逐漸成熟,機器人的性能、工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汽車制造領域,機器人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工業(yè)機器...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7所成功研制出毫米波和太赫茲波W波段放大器核心部件——螺旋波導,這在國內尚屬首次。近年來,對前沿太赫茲技術的研究逐漸引起國內外學...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于2006年在研究員劉新宇帶領下成立了超高速數?;旌想娐费邪l(fā)團隊,以實現AD/DA研制的整體跨越為目標。經過近 10年的技術積累,建立起了通...
作為谷歌全球大使環(huán)游世界期間,施密特會見過許多國家領導人,并宣揚自己認定的最重要的未來科技趨勢。數以千計的投資者和企業(yè)高管近日聚集在梅肯研究院位于洛杉...
NASA格倫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格倫”)的工程師首次通過地面無線通信系統,將路線選擇和天氣信息等航空數據傳送給飛機。測試結果表明,這兩項技術或可改變全球機...
華中科技大學近日對外發(fā)布,4月26日,由該校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完成成的“大型金屬零件高效激光選區(qū)熔化增材制造關鍵技術與裝備(俗稱激光3D打印技術)”...
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網絡的三維視圖,而不是靜態(tài)圖。通過有效建立含有更豐富信息的蛋白相互作用圖譜,BFG-Y2H方法可拓展研究人...
我國航天人打造的外骨骼機器人,目前已進入工業(yè)設計階段,將在民用領域實現廣泛應用。在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空間機械臂研究所的一間實驗室里,記者看到一款椅子...
據近日報道,華訊方舟創(chuàng)始人吳光勝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已成功做出世界第一塊石墨烯太赫茲芯片,“不過,該款芯片成本非常高,芯片實驗室成本要20萬美元,未達到量...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研制的天鷹(TY-3F)探空火箭,在海南成功發(fā)射,將空間環(huán)境垂直探測試驗載荷運送到指定高度。試驗所需的測發(fā)控設備和新型發(fā)射架均由...
GoPro最近公開了一個名為GoPro VR的網站。YiViAn也報道說這是一個供用戶使用該公司的運動攝像機分享自己的虛擬現實作品的網站。現在GoPro還提供了一個裝置,用來...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隨著我國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步伐逐漸加快,各行各業(yè)對遙感測繪等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而無人機憑借感應速度快、測試效率高等...
當人們談論最多的還都是人體掃描儀的時候,太赫茲技術就被視為“下一個大事件”。科學家們希望利用太赫茲輻射技術研發(fā)出一種能夠用于材料測試與分析方面的測量體...
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尤其是可穿戴設備越來越小、越來越軟。這一趨勢也延伸到了醫(yī)療設備領域。科學家正在開發(fā)新的更小巧、柔軟、智能的醫(yī)療設備。由于能與人...
“能否打印一個機器人,讓它從打印機中自己走出來?”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霍德·利普森教授曾經提出這個假設,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天方夜譚,但麻省理工學院(MIT)計...
近期,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曾中明團隊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在基于電子自旋特性的微波探測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他們利用薄膜制備技術精...
5月15日,2025年中國電氣試驗技術交流年會在武漢光谷潮漫凱瑞國際酒店如期舉行,為期兩天。作為活動協...[閱讀]
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PPPL)一直使用Magna-Power公司提供的直流電源作為磁體驅動電源。下圖為...[閱讀]
Magna-Power程控直流電源將產品的工作溫度范圍擴展至-25℃,確保在極低溫度下全功率正常工作,包括1U...[閱讀]
2025 年 5 月 7 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fā)布了《清華大學高帶寬數字示波器采購項目公開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