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頻率是目前最準確的基本物理量,準確度已經進入10-15量級。許多其他物理量,例如長度的米、電學的電壓都可由時間頻率導出。它是基礎物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十年來的諾貝爾物理獎有三個和時間頻率標準有關。
時間頻率有著良好的傳遞性,可用電波傳播而保持很高的準確度,是現代導航技術的基礎。美國著名的GPS系統(tǒng)(全球定位系統(tǒng))和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tǒng)(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就是利用這一特點,綜合衛(wèi)星和電腦技術建成的。在海灣戰(zhàn)爭和北約空襲南聯盟過程中GPS系統(tǒng)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和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試問在今天的世界上誰能離開準確的時間?正是由于時間頻率如此重要,主要發(fā)達國家政府投入巨資研究開發(fā)相關技術,以求保持領先地位。
分辨率和精度
分辨率定義為計數器區(qū)別相近頻率的能力,如下圖。這與顯示位數和輸入信號的頻率有關。顯示位數是越多越好。
但顯示位數必須得到精度的支持。如果有其它誤差使計數器的測量結果偏離真實頻率時,其高位數并無實際意義。也就是說計數器提供的可能是對不正確頻率的非常精細的讀數。
真實測量精度是隨機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的函數。隨機誤差是分辨率不確定度的來源,它包括量化誤差(在閘門時間窗內圍繞最終計數的不確定度),觸發(fā)誤差(如在噪聲尖峰上觸發(fā))和時基的短期不穩(wěn)定度。系統(tǒng)誤差是測量系統(tǒng)內的偏移,它使讀數偏離信號的真實頻率。這里包括時基晶體的影響,如老化,以及溫度和電網電壓變化等等。
下圖中比較了兩臺計數器。計數器A有好的分辨率和很大的偏移誤差,計數器B分辨率差,但系統(tǒng)偏移誤差較小,結果是在大多數情況下,計數器A顯示結果的精度要比計數器B低。
數學家John Tukey對此解釋為對正確問題的近似答案遠優(yōu)于對錯誤問題的精確答案。確保頻率和時間參數測量的高精度,需要從儀器的校準、時基的選擇、降低觸發(fā)誤差等多多方面考慮。因此,接下來我們將一一談這些問題。
時基的選擇
上面談到了頻率和時間測量的分辨率和精度。相信很多工程師會感興趣測量一個結果后,其誤差或不確定度到底是多少。測量的不確定度是由3個因素構成的,即
基本不確定度=k*(隨機不確定度±系統(tǒng)不確定度±時基不確定度)
事實上,要獲得準確的隨機不確定度和系統(tǒng)不確定度是一件非??植赖氖虑?。它是與眾多參數相關的非常復雜的函數。如果諸位有興趣了解這個,可以到網上查閱安捷倫53200系列頻率計數器的詳細資料。好在安捷倫的工程師將這個復雜的運算公式做成了一個簡單的表格。您只需輸入測量的相關設置和結果,這個表格可以自動幫助你得出不確定度。
關于隨機不確定度和系統(tǒng)不確定度,這與閘門時間和測量次數密切相關。簡單地講,延長閘門時間和增加測量次數,都可以降低者兩個不確定度。但時基的不確定度是由計數器本身的老化和工作環(huán)境,以及其本身的相位噪聲等參數決定的。頻率計數器的測量精度始于時基,因為它建立了測量輸入信號的參考。更好的時基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測量。例如,如果時基的月老化率是0.1ppm,儀器在校準后一個月內使用,它對10MHz信號測量帶來的不確定度則是1Hz。但如果老化率是0.01ppm,其帶來的不確定度只有0.1Hz.
環(huán)境溫度對石英晶體的振動頻率有很大影響,可根據熱行為把時基技術分為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