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SoC 還需要獲得其他廠商的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授權,才能將別人設計好的元件放到 SoC 中。因為制作 SoC 需要獲得整顆 IC 的設計細節(jié),才能做成完整的光罩,這同時也增加了 SoC 的設計成本。或許會有人質(zhì)疑何不自己設計一顆就好了呢?因為設計各種 IC 需要大量和該 IC 相關的知識,只有像 Apple 這樣多金的企業(yè),才有預算能從各知名企業(yè)挖角頂尖工程師,以設計一顆全新的 IC,透過合作授權還是比自行研發(fā)劃算多了。
折衷方案,SiP 現(xiàn)身
作為替代方案,SiP 躍上整合晶片的舞臺。和 SoC 不同,它是購買各家的 IC,在最后一次封裝這些 IC,如此便少了 IP 授權這一步,大幅減少設計成本。此外,因為它們是各自獨立的 IC,彼此的干擾程度大幅下降。

▲ Apple Watch 采用 SiP 技術將整個電腦架構(gòu)封裝成一顆晶片,不單滿足期望的效能還縮小體積,讓手表有更多的空間放電池。(Source:Apple 官網(wǎng))
采用 SiP 技術的產(chǎn)品,最著名的非 Apple Watch 莫屬。因為 Watch 的內(nèi)部空間太小,它無法采用傳統(tǒng)的技術,SoC 的設計成本又太高,SiP 成了首要之選。藉由 SiP 技術,不單可縮小體積,還可拉近各個 IC 間的距離,成為可行的折衷方案。下圖便是 Apple Watch 晶片的結(jié)構(gòu)圖,可以看到相當多的 IC 包含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