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召開的第十一期東麗湖論壇啟動了東麗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這是全國首個實驗室定制化服務型平臺,東麗區(qū)更多科技型企業(yè)將借助這一平臺資源完成更多的科研課題。
論壇中,高層次人才、高??蒲袡C構代表、科技型小巨人企業(yè)代表等圍繞“互聯網﹢ 科學儀器”為主題進行了演講,著力促進互聯網線上服務平臺與線下定制化精密儀器服務的有機結合。論壇現場圍繞“如何借力互聯網﹢ 使科學儀器更好服務于科技創(chuàng)新”這一課題進行了互動研討。
構建公共平臺
服務創(chuàng)新國家建設
——清華大學實驗室與設備處處長武曉峰
武曉峰的報告在三個方面介紹了清華大學在科研資源共享的經驗分享以及思考:第一,多建立支撐教學科研的公共平臺,更加高效地利用資源;第二,利用信息化技術讓管理服務更加規(guī)范有效,結合實體的平臺和虛擬的技術,通過“互聯網﹢ ”,做到“虛實結合”;第三,在國家部委的支持下,清華大學突破圍墻,建立了一個全國高校儀器資源的開放共享平臺。
武曉峰在報告中提到并介紹了清華大學的儀器設備資源狀況、開放共享組織管理體系和制度及其歷史發(fā)展、實體平臺建設管理的理念與特色,并介紹了CERS(全國高校科研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成效:平臺共有14000余臺套設備,價值121億元,工作日日均訪問量約1000人次。
在報告的最后,武曉峰也提到了對平臺建設關鍵問題的思考。
科學儀器及分析測試行業(yè)“互聯網 ﹢”運營經驗分享
——北京信立方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我要測”事業(yè)部經理張小師
張小師在報告中分享了北京信立方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學儀器以及第三方檢測領域的互聯網營銷心得,并對擴大第三方檢測機構在互聯網﹢營銷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實驗室智能化與
智慧實驗室社群化
——天津大學東麗產業(yè)技術研究院負責人杜康
杜康從不足、機遇、依托、平臺、迭代五個維度介紹了東麗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立的目的以及企業(yè)化運作模式。杜康詳細分析了生產企業(yè)(技術需求方)以及檢測資源供給方(技術服務方)的痛點,提出了平臺介入雙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現場展示了3D可視化儀器監(jiān)控、實驗室危險品追蹤、化合物管理等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tǒng),詳細介紹了東麗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具體運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