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由陳大可院士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智能敏捷海洋立體觀測儀”在珠海啟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張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常務副主任于晟研究員、副主任張朝林研究員,自然資源部科技發(fā)展司辛紅梅副司長、南海局雷波局長、海洋二所方銀霞所長等來自28家單位的領導專家參加了會議,并實地考察“珠海云”,觀摩了無人船集群演示,云洲智能海洋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唐梓力陪同考察。
L25C海洋調查無人船平臺進行海上集群作業(yè)演示
唐梓力講解 “珠海云”上的無人船監(jiān)控界面
該項目是2022年由自然資源部推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提出以智慧母船“珠海云”為支撐載體,通過空、海、潛無人平臺跨域協(xié)同組網(wǎng),對臺風等海洋大氣現(xiàn)象進行快速機動和立體觀測,在世界上首次突破了以往單一的觀測形式,意義重大。云洲智能參與了項目總體設計,并承擔其中可潛無人艇、協(xié)同控制與組網(wǎng)通信等關鍵任務的研制工作。
“智能敏捷海洋立體觀測儀”啟動會現(xiàn)場
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負責人陳大可院士有關項目的總體工作安排的介紹;云洲智能項目負責人在會上就公司承擔的可潛無人艇工作作了專題報告。
陳大可院士介紹項目總體情況
最后,無人艇項目團隊向在場的專家和領導演示了“珠海云”與無人船集群的交互過程,集群作業(yè)過程、作業(yè)特點等。L25C海洋調查無人船平臺及其配套的廣域異構跨域組網(wǎng)協(xié)同控制技術給專家和領導們留下深刻印象。
陳大可院士與專家們交流L25C海洋調查無人船平臺在“珠海云”上的部署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