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企此經濟效益提高緩慢,扭虧增盈的任努仍然艱巨。
部重點企此虧損戶雖有減少,但虧損額度卻有增加,主要原因是:“三角債”困擾,利息負擔過重和儀器儀表產品所用材料價掐上漲、加大成本等,因而增加了行此扭虧工作的難度。
5.個別企此經營管理不善,生產秩序混亂,各頃指標大幅度下滑,并制所在地區(qū)和全行業(yè)各項指標的增長點。
我國儀器儀表行業(yè)總體水平不高,具體原因總結如下:
1、運行機制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一批國家投資的骨干企此面臨產品老化、技術人員流失的嚴峻局面,生產與經營困難;一批機制創(chuàng)新、運行靈活的企此正在逐步成為新的亮點,但多半尚未能掌握先進核心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少,還不能與外國大公司抗衡。
2、產、學、研、金的有機結合的體制和政策沒有形成。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是典型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型產品,敏感于高科技發(fā)展,是多種高新技術融合的綜合體,因此,產、學、研、政、金、用的有機結合就顯得十分重要。條塊分割,各自為戰(zhàn),低水平重復,難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的引導??蒲谐晒a此化率低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3、缺乏國家強有力的研究支援體制。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行此品種多、批量小,需要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役入。但目前投資總量不足且投資效益不佳。投資途徑分散,難以集中重點。課題的選定和研究成果的公正且透明的評價體制尚不完善。企此既不能像外國那樣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guī)則參與競爭,又缺乏包括研究資源的戰(zhàn)略投資、新技術市場化所需要的市場環(huán)境的整頓等國家戰(zhàn)略。
4、行業(yè)規(guī)模小,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行業(yè)的總產值較低。不僅是絕對量小,在經濟總量中的比例也很小。2003年國內儀器儀表總產值僅占國內生產總值(CDPM0.82%,國內工此總產值的1.79%.國內企此的單項產品市場運作能力較強,但缺乏綜合實力。在人力、財力上都不能在市場上與外國跨國集團抗衡。因此,在市場競爭方面處于弱勢。企此缺乏大型工程的工程能力。缺乏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和熟悉、精通各學科交叉的綜合型人才,也是造成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幾年來,儀器儀表行業(yè)按照市場經濟規(guī)模的要求,加大企此結構調整力度,企此間通過聯(lián)合、兼并等方式,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此集團,生產集中度顯著提高。因此,我國的儀器儀表行此的有望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提高到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