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產業(yè)整體發(fā)展迅猛,對國產發(fā)動機需求非常旺盛。航空發(fā)動機是飛機制造中最為關鍵,也是技術最復雜、難度最高的部件之一,也是最考驗一國綜合經濟和技術實力的產品。而透平葉片則是航空發(fā)動機中數(shù)量最多的零件。以典型的渦扇發(fā)動機為例,整個發(fā)動機由1級風扇段、13-14級壓氣機段和8-9級渦輪段組成,葉片總數(shù)可達數(shù)千片;葉片高度從風扇葉片的接近1000mm到最后級高壓壓氣機葉片的小于20mm,差異極大。
對于加工和檢測來說,極大和極小兩種極端尺寸葉片無疑是更大的挑戰(zhàn),它們對加工和檢測設備及方法都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本案例針對航空發(fā)動機中的一種典型極小葉片的檢測進行了測試,驗證了某種光學測量設備對于極小葉片葉型檢測的可行性與效果,并與其它幾種檢測方案從理論上做了對比。
葉片實際照片
測量難點
從上圖可以看到,該葉片整體高度約13mm、葉型寬度約11mm、葉片中心處最大厚度約1mm,屬于航空發(fā)動機葉片中最小的種類,尤其是葉片的邊緣部分厚度僅有約0.2mm,給測量帶來了諸多難點:
- 首先,由于葉片尺寸太小,給裝夾就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裝夾部分太小容易造成夾持不穩(wěn),但裝夾部分太大又會對測量造成干涉。
- 其次,如采用接觸式測量,測針的選擇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對于此類極薄的葉片,如采用大測球會造成測量葉片前后緣時發(fā)生卡頓,且容易發(fā)生干涉;如采用小測球則容易產生半徑補償方向錯誤并導致型線紊亂現(xiàn)象。
- 再者,此類極薄葉片容易在測量頂部截面時,在測量力的作用下造成輕微葉片彎曲(如下圖,測量葉盆時葉片受到測力影響朝葉背方向彎曲,反之亦然)。雖然彎曲變形量不大,但是考慮到葉片本身極薄,其相對變形量還是非??捎^的,會對被測葉型的輪廓度與位置度都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 如果用光學測頭掃描該葉片,則必須要求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在葉片曲率急劇變化的前后緣處要有密度足夠高的點覆蓋,以便真實還原葉片前后緣的形狀,才可準確分析葉型相關參數(shù)。
首先,光學測頭對于物體表面狀態(tài)一般都有所要求,太過光亮或顏色過深的表面都會對反光造成負面影響。第二,由于葉片幾何形狀的特殊性,對于光學測頭的工作距離要有一定的要求。某些種類的光學測頭雖然可以達到較高的測量精度,但它的工作距離非常近,極易和葉片發(fā)生碰撞;如果通過換鏡頭來得到較大的工作距離,又會明顯地降低測量精度。第三個需要關注的是表面入射角的范圍,在測量零件過程中,如果一直以法線方向去采點,難免會碰到盲區(qū),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改變入射光的矢量方向。如果光學測頭的入射光允許角度范圍較小的話,會給測量造成不便。
特別是在測量葉片前后緣時,由于實際葉片型線難免與理論模型存在形狀和/或位置偏差,導致根據理論模型設定的入射光方向無法與實際型線形成正交。如果測頭允許的入射光角度范圍越大,那該測頭對于光線的容錯性就越好;否則的話,入射光角度稍有偏差,測頭就無法接收到反射光信號,造成測點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