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5G的布局上,中國在2013年2月就成立了IMT2020推進組,開始5G的研發(fā)和國際合作,其中華為、中興已成為最重要的標準制定者。
“在通信行業(yè),我們已經從學習跟進、模仿同行,發(fā)展到了自創(chuàng)引領的階段。我們明白,要致富先修路,在現代化通信行業(yè)中,5G就是這個‘路’。5G的到來,或許將比所有人的預想都要來得更早一些。”趙鳳濟稱。
中國科學院微系統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海峰表示,從標準和專利技術角度來說,中國在2G上幾乎沒有什么專利,3G也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但從3G開始,中國的華為、中興、大唐等企業(yè)開始介入,現在的4G技術很多就是以之前的3G為基礎的。目前,通過對專利的搜索和分析來看,全球4G專利可以說是“三分天下”,歐洲、美國、中國各占一定份額。
“在3G時代,中國相對比較吃虧,因為我們沒有太多話語權。”王海峰說,因此,掌握5G的話語權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對國內企業(yè)來說,技術的交流和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也十分關鍵。
除此之外,在專家看來,目前發(fā)展5G除了要注重融合現有的技術、能夠滿足更高的標準外,還要注重應用市場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