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全球又有22家創(chuàng)新制造企業(yè)加入了全球燈塔網絡(Global Lighthouse Network)。至此,全球燈塔工廠的總數達到了172家。這些新加入的工廠分布在10個國家,涵蓋了中國、捷克、德國、印度、墨西哥、新加坡、瑞典、土耳其,以及首次入選的瑞士和越南。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22家新晉“燈塔工廠”中,有13家來自中國,占比近60%。
其中,中國深圳的工業(yè)富聯、合肥的美的洗衣機和青島的青島啤酒被授予“可持續(xù)燈塔”稱號。
此外,中國無錫的阿斯利康制藥、北京的通用電氣醫(yī)療、銀川的蒙牛乳業(yè)、青島的海信日立空調系統(tǒng)、臺州的三門核電、韶山的三一重能、太原的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以及鄭州的鄭州煤礦機械集團也榮膺單一工廠燈塔的稱號。
同時,青島海爾(膠州)的空調工廠和上海的施耐德電氣入選了“端到端燈塔”名單。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這些新晉燈塔工廠通過實施多種數字解決方案,將勞動生產率平均提升了50%。這些解決方案包括互動培訓、智能設備、可穿戴技術,以及融合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機器視覺的自動化系統(tǒng)。此外,流程建模和根因分析技術的運用也顯著提升了端到端供應鏈效率,能源消耗、庫存和廢棄物的平均減少幅度分別為22%、27%和55%。
世界經濟論壇先進制造與供應鏈中心的負責人里瓦·奧古德(Kiva Allgood)指出:“燈塔工廠不僅突破了人工智能的噪音,持續(xù)引領著數字化轉型的標準。他們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為員工和社會構建了一個兼容并包、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全球燈塔網絡是世界經濟論壇于2018年發(fā)起的倡議,旨在匯集并表彰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制造網絡,這些網絡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對經營績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