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京大學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2.5米大視場高分辨率太陽望遠鏡”啟動儀式在南京以線下線上相結(jié)合的形式舉行。南京大學校長呂建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謝心澄院士、數(shù)理學部常務副主任董國軒研究員、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張國輝、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方成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院士、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崔向群院士、國家天文臺汪景琇院士、云南天文臺韓占文院士、紫金山天文臺史生才院士等在線參加會議。啟動儀式由南京大學副校長陸延青教授主持。
“2.5米大視場高分辨率太陽望遠鏡”是2021年由教育部推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批準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南京大學為主持單位,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和云南天文臺共同研制,望遠鏡將安裝在四川稻城。該項目計劃于2026年建設完成,屆時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軸對稱太陽望遠鏡,有望推動我國太陽物理的觀測研究進入國際一流行列。本項目總投資近1.8億元,不僅是南京大學目前單個投資規(guī)模最大的科研和儀器項目,更是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的重大項目和戰(zhàn)略舉措。
南京大學 呂建校長
呂建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教育部和四川省對南京大學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希望南京大學和參與單位研發(fā)人員精誠合作,高質(zhì)高效完成本項目,在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chuàng)佳績。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謝心澄副主任
謝心澄表示,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來之不易,希望項目組把握進度,做好風險防控預案,掌握核心技術研制的主動權(quán),細化項目實施方案,組建科研技術隊伍,確保按期完成項目。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 張國輝副司長
張國輝祝賀項目啟動,并希望項目組積極組織研制工作,早日產(chǎn)出高質(zhì)量科研成果;認真聽取專家組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優(yōu)化研發(fā)方案,推進項目高質(zhì)量完成。
南京大學 陸延青副校長主持
項目負責人 丁明德教授
項目負責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丁明德代表項目組匯報了項目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項目的科學意義、研究目標、設計思想、實施方案和研制計劃,同時介紹了項目已取得的進展。
常進院士、崔向群院士、汪景琇院士、韓占文院士以及其他參會專家分別對項目的科學目標、研制計劃、項目進展和預期成果等方面進行了認真的討論交流。大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既有科學創(chuàng)新也充滿挑戰(zhàn),建設周期非常緊迫,在高海拔地區(qū)建天文臺更是存在較多困難,在研制過程中必須注意細節(jié),把小事做到極致,早日突破關鍵技術難點,規(guī)劃好時間、有充足考慮和預案,確保按時完成項目,爭取把握2026年太陽活動峰期的觀測良機。
四川省發(fā)改委創(chuàng)新與高技術發(fā)展處以及甘孜州稻城高海拔天文科學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非常歡迎本望遠鏡落戶稻城,會全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在臺址的建設和用地等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和支持,同時希望本項目能與稻城其他天文項目加強合作,形成合力,提升科研成果的質(zhì)量。
監(jiān)理組組長史生才院士匯報了項目監(jiān)理的整體情況,表示將嚴格按照監(jiān)理工作要求,跟進項目的年度計劃落實情況,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確保研制工作質(zhì)量和進度可控。
基金委數(shù)理學部 董國軒常務副主任
董國軒在總結(jié)性發(fā)言中表示,為了保證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按計劃結(jié)題,需要克服較多風險以及不確定性因素,希望項目組進一步完善技術團隊,做好風險防控預案,在關鍵創(chuàng)新技術上有所突破。
隨后,項目組代表、依托單位和合作單位相關代表依次發(fā)言。方成院士表示,在各部門和單位的支持下項目取得了很好的進展,項目組要確保突破三大創(chuàng)新性關鍵技術,尤其是將這樣一架復雜和尖端的望遠鏡建在高海拔的無名山上,是一項較大的挑戰(zhàn),項目組要有充分的估計和預案,爭取早日完成臺址基建工作,保質(zhì)保量按時完成項目。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李向東表示本項目對學科發(fā)展意義重大,學院一定全力支持,確保項目順利開展和完成。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宮雪非表示,天光所一定按照基金委的要求以及各位專家的建議做好研制工作。云南天文臺臺長白金明強調(diào),雖然稻城臺址基建工作面臨挑戰(zhàn),但是云南天文臺一定會提前規(guī)劃、全力保障項目工作。
參加會議的還有紫金山天文臺相關負責人,項目監(jiān)理組成員,南京大學科技處、人力資源處、學科辦、財務處、基建處、設備處、招標辦以及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相關負責人和項目組成員等。
線下會場
項目的啟動標志著南京大學將充分發(fā)揮“雙一流”高校和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的一流學科優(yōu)勢,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科學前沿,切實推動我國太陽物理和空間科學的研究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