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the analytical scientist”(分析科學家)網(wǎng)站公布了2019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分析科學家TOP100。其中6位中國分析科學家上榜,包括中山大學李攻科、大連化物所許國旺、北京大學劉虎威、威斯康星大學的李靈軍、威斯康星大學的葛瑛、中國科學院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的方曉紅。
李攻科: 曾獲得“中國女分析化學家獎”和世界最有影響力女分析科學家TOP50。研究領域:色譜及光譜分析;復雜樣品分離分析;分析聯(lián)用技術與裝置研制;藥物及食品分析。
許國旺:一直從事色譜及其聯(lián)用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應用研究。在復雜樣品分離分析、代謝組學技術平臺、疾病分型和潛在標志物的研究及中藥代謝組學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 復雜樣品分離分析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代謝組學分析技術平臺及其在疾病、中藥、植物表型、食品安全等方面應用的研究。
劉虎威:北京理工大學分析化學博士,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生物分離與檢測,主要包括色譜(毛細管電泳)-質譜分析,藥物分析,生物與臨床分析
李靈軍: 曾獲得世界最有影響力女分析科學家TOP50。致力于生物分析科學以及質譜相關技術的研究, 主要涉及的領域有神經(jīng)肽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 并應用這些尖端的分析方法和技術去解決神經(jīng)生物學、基礎和臨床醫(yī)學中的關鍵性問題。
葛瑛:199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 2006年加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組建質譜系并擔任主任,2015年獲得終身教授職位,目前已發(fā)布高影響因子論文96篇,擔任美國強磁場中心顧問和美國質譜協(xié)會董事。
方曉紅: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領域:生物單分子檢測(單分子熒光成像與單分子力譜) 納米粒子與細胞的相互作用 納米生物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