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測量中,水準儀的應用是比較頻繁的。而水準儀在搬運途中和平時測量時都會對儀器里面的各軸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測量的精度。而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或減弱測量誤差,水準儀的檢驗和校正就成為了日常工作當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本文為大家簡要介紹了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以及基本的保養(yǎng)方法。
一、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1.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微傾式水準儀各軸線應滿足的條件。
(2)掌握水準儀檢驗和校正的方法。
(3)要求校正后,i角值不超過20″,其它條件校正到無明顯偏差為止。
2. 方法與步驟
(1)圓水準器軸平行于儀器豎軸的檢驗與校正
①檢驗:轉動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氣泡居中,將儀器繞豎軸旋轉180°。如果氣泡仍居中,則條件滿足;如果氣泡偏出分劃圈外,則需校正。
②校正:先轉動腳螺旋,使氣泡移動偏歪值的一半,然后稍旋松圓水準器底部中央固定螺釘,用校正針撥動圓水準器校正螺釘,使氣泡居中;如此反復檢校,直到圓水準器轉到任何位置時,氣泡都在分劃圈內為止;最后旋緊固定螺釘。
(2)十字絲中絲垂直于儀器豎軸的檢驗與校正
①檢驗:嚴格置平水準儀,用十字絲交點瞄準一明顯的點狀目標M,旋緊水平制動螺旋,轉動水平微動螺旋。如果該點始終在中絲上移動,說明此條件滿足;如果該點離開中絲,則需校正。
②校正:卸下目鏡處外罩,松開四個固定螺釘,稍微轉動十字絲環(huán),使目標點M與中絲重合;反復檢驗與校正,直到滿足條件為止;再旋緊四個固定螺釘。
(3)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的檢驗與校正
①檢驗:如圖所示,在地面上選擇A、B兩點,其長度約為60~80m。在A、B兩點放置尺墊,先將水準儀置于AB的中點C,讀立于A、B尺墊上的水準尺,得讀數(shù)為a1和b1,則高差h1=a1-b1,改變儀器高度;又讀得a1′和b1′,得高差h1′=a1′-b1′。若h1-h1′≤±3mm,則取兩次高差的平均值,作為正確高差hAB。然后將儀器搬至B點附近(距B點2~3m),瞄準B點水準尺,精平后讀取B點水準尺讀數(shù)b2′,再根據(jù)A、B兩點間的高差hAB,可計算出A點水準尺的視線水平時的讀數(shù)a2′=b2′+hAB,瞄準A點上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A點上水準尺讀數(shù)a2,根據(jù)a2′與a2的差值計算i角值。如果i角值<±20″,說明此條件滿足,如果i角值≥±20″,則需校正。(ρ=206265)
②校正:轉動微傾螺旋,使中絲對準 a2′,此時水準管氣泡必然不居中,用校正針先稍微松左、右校正螺釘,再撥動上、下校正螺釘,使水準管氣泡居中。重復檢查,i角值<±20″為止。最后撥緊左、右校正螺釘。
3. 注意事項
(1)檢校水準儀時,必須按上述的規(guī)定順序進行,不能顛倒。
(2)撥動校正螺釘時,一律要先松后緊,一松一緊,用力不宜過大,校正完畢時,校正螺釘不能松動,應處于稍緊狀態(tài)。
將儀器擺在兩固定點中間,標出兩點的水平線,稱為a、b線,移動儀器到固定點一端,標出兩點的水平線,稱為a′、b ′。計算如果a-b≠a′-b ′時,將望遠鏡橫絲對準偏差一半的數(shù)值。用校針將水準儀的上下螺釘調整,使管水平泡吻合為止。重復以上做法,直到相等為止。
二、水準儀的保養(yǎng)與維修
水準儀是精密的光學儀器,正確合理使用和保管對儀器精度和壽命有很大的作用。我們對水準儀進行如下包養(yǎng)。
(1)避免陽光直曬,無許可證不得隨便拆卸儀器;
(2)每個微調都應輕輕轉動,不要用力過大。鏡片、光學片不準用手觸片;
(3)儀器有故障時,由熟悉儀器結構者或修理部修理;
(4)每次使用完后,應對儀器擦干凈,保持干燥。